close
《月令、七十二候集解》
《呂氏春秋》
《春秋繁露、陰陽出入篇》
《京都風俗志》
《群芳譜》
《清嘉錄》
《西湖遊覽志餘》
《帝京景物略》
《燕京歲時記》
《天中記》
《東京夢華錄》
《後漢書》「禮儀志」
《七十二候考》,清·曹仁虎著
《通緯·孝經援神契》
《周禮·地官·稻人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起源:
中國古代利用土圭實測日晷,將每年日影最長定為「日至」(又稱日長至、即太極圖中四象的(太陰)、長至、冬至),日影最短為「日短至」(又稱短至、夏至)。在春秋兩季各有一天的晝夜時間長短相等,便定為「春分」和「秋分」。在商朝時只有四個節氣(四象,即四季),到了周朝時發展到了八個(八卦),到秦漢年間,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。公元前104年,由鄧平等制定的《太初曆》,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,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。

二十四節氣名稱首見於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,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的「論六家要旨」中也曾提到陰陽(日月運行)、四時(四季)、八位(八卦)、十二度(時辰)、二十四節氣等概念。漢武帝時,落下閎將節氣編入《太初曆》之中,並規定無中氣之月,定為上月的閏月。

二十四節氣每一個分別相應於太陽在黃道上每運動15°所到達的一定位置。二十四節氣又分為12個節氣和12個中氣,一一相間。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,所以在陽曆中它們的日期是相對固定的,上半年的節氣在6日,中氣在21日,下半年的節氣在8日,中氣在23日,二者前後不差1~2日。

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反應了季節、氣候現象、氣候變化三種。 反應季節的是立春、春分、立夏、夏至、立秋、秋分、立冬、冬至,又稱八位; 反應氣候現象的是驚蟄、清明、小滿、芒種; 反應氣候變化的有雨水、穀雨、小暑、大暑、處暑、白露、寒露、霜降、小雪、大雪、小寒、大寒。

nortonwu / Xuite日誌 / 回應(0) / 引用(0)
沒有上一則|日誌首頁|沒有下一則
回應